总结:
其实纵观整件事情,受伤害的始终都是消费者。明明可以用杂牌的价格购买到盒装名牌产品,如今却只能饮恨于自己的怀疑。类似这样的例子其实数不胜数,经销商明明可以在不赔本的情况下让利于消费者,但是却受到厂商或者是代理的限制,赚了他们本不想赚的钱。到头来整个市场被弄得乌烟瘴气,大环境不好怎么提高整个市场的综合管理和应变能力?说得不客气些,这样的情况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有什么区别?面对最终市场都是一个价,消费者选择的权利几乎等于零。大家都说上海的市场规范,其实上海的市场太规范了,就像一坛死水一样毫无生气。在如今提倡的消费者是上帝,在DIY市场看来是一句空话。价格一体制,经销商看到售后服务十个有八个头疼,还有一个能拖则拖,最后一个索性当傻子,反正卖场物业永远都是站在业主这边。
游戏规则注定了笔者能够再多说什么,看了多了也就麻木了。少许为消费者着想,本意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却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反倒质疑起来。你说这是媒体的悲哀还是消费者的悲哀?改革开放都那么多年了,建国都五十五周年了,为何整个市场依然如此封闭?受伤害的为何总是消费者?上帝还是消费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