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装机 频道

主动降噪旗舰 JBL R510耳机评测

    【IT168评测中心】JBL作为全球著名的音响品牌大家都不会陌生。而在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几年里,JBL及旗下品牌Hamman/Kardon为便携式影音设备如IPod、Mp4等提供了非常丰富,具有领先工业设计水准,外形特别的微型音箱、便携音箱等产品。在今年,通过JBL原消费类电子音频设备总代理商思维集团,我们又看到了很多款来自JBL的耳机产品。而今天要介绍的这款是JBL Reference510 主动降噪耳机。

• 最大输入信号:50mW
• 灵敏度:125dB SPL/V,110dB SPL/mW
• 频率响应:12Hz ~28kHz
• 阻抗:32欧姆
• 导线长度:180cm
• 重量:73g(除导线)
• 颜色:黑

    从型号来看,Reference在耳机的命名中常被用作定位“参考”级设备,可以理解为“监听”级别的设备。不知道JBL这款产品如此命名是否有这一层的意思与定位。而从参数来看,这款耳机灵敏度高、阻抗低倒是不太像高端耳机的风格。

    不过,有趣的是Reference 510搭配了一个主动降噪地装置,让它具有了降噪功能。对于HiFi级别的产品来说,降噪似乎是从来不被使用的,严格的说它将严重影响声音的品质。也许,JBL有其他的想法。产品究竟如何,我们通过主观试用与大家分享。

    从外形来看,Reference510属于一款中尺寸(Ear-pad)头戴式耳机,这类耳机的外罩尺寸较小,佩戴时耳机是压在外耳廓上的,并不像全尺寸耳机可以将整个耳朵包在里面。这样的设计,在佩戴和设计时有两点需要考虑。第一,配戴时要寻找好位置,让振膜正确指向外耳道(耳朵眼?);第二,由于采用头戴式中尺寸设计,耳机架的弹性不能太小,要保证足够的压力,但是更大的压力又会造成配戴舒适性的不足。

可伸缩弹簧支架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耳机的耳罩、支架都使用了皮革材质包裹,使用舒适性较好。支架使用了无阻尼全弹簧可伸缩设计,即耳机支架松紧靠拉伸耳机支架前端长短来实现,但是由于是无阻尼设计,所以不使用时,支架会完全收回。耳机配戴时压力较大,舒适度一般。不过这样,耳机与耳朵间密封性就很好。

    JBL Reference510非常注重便携性,我们看到这款耳机向内折回包装,整个平面所占面积与一张CD相当。但从外观和做工来看,JBL Reference510是一款非常精致的产品,让人觉得它更像是一款定位于与随身影音播放设备搭配的耳机。

    JBL这款Reference 510采用开放式设计,从侧面看耳机的磁钢和振膜所在的容积较大,也许这与耳机最终的声音特点有一些关系。

    虽然是开放式设计,但是由于耳机配戴时压力较大密封很好,所以在正常使用下这款耳机的漏音却很小。接下来我们看看主动降噪功能。

    在耳机线上有一个如上图的装置,第一感觉会误以为是线控,其实这就是这款耳机的主动降噪系统。所谓主动降噪,就是通过拾音设备拾取环境噪声,内部电路对噪声进行分析生成反相声音进行抵消,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这就需要耳机的主动降噪系统,具有很好的拾音系统,尤其是麦克风的安装位置值得考虑;另外,就是对噪声拾取频率范围的考虑以及处理算法。这将会影响到主动降噪的具体效果。

    从上图看,这款耳机的“降噪盒”只有大概两个5号电池的大小,里面配有处理电路,需要安装一节七号电池进行工作。可以看到,该设备后代有小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便于携带。不过,大家使用时要考虑到走路移动对拾音麦克风的影响,所以主动降噪还是有点麻烦的事。

    我们很难给这款JBL耳机一个传统上精确的定位,无论从外形还是主动功能的降噪都让我们觉得这是一款定位于移动中使用的耳机,而它偏偏又有一个Reference的名字和2000元以上的价格。我们非常希望它是一款兼时尚、便携、Hifi甚至"监听"于一体的优秀产品。

    本次思维集团提供送测样品时,还为这款耳机搭配了一个北京“丰泽”公司的耳机放大器。我们使用DIYEDEN的长征2 外置解码器(DAC)和轩辕声卡数字输出的组合作为音源。与随身设备搭配上,使用了IPOD Nano和Meizu Miniplayer进行参考。

降噪

    从降噪效果来说,我们并不满意。首先,前文曾提到主动降噪的麦克风位置有些麻烦,如果夹在衣服上被碰到会在耳机中明显的听到声音。并且在平时也会有少许的“听诊器”效应。对于室内正常噪音(开空调,有多人小声谈话,200平米左右空间)来说,降噪效果明显,听音效果可以安静一些。不过在室外,如吵杂的街上或者公交车上,降噪效果基本没用。而且,拾音的麦克风会把拾取的信号传送到耳机内(尤其是人声),感觉非常奇怪。

适用性

  JBL Reference 510是一款非常容易被推动的耳机,在普通随身听上都可以得到很大的音量,如果不考虑到随身听输出品质和Mp3压缩品质,这款耳机在随身设备上播放效果是不错的。不存在推不好的问题。

声音表现

    JBL Reference 510在我们长征2+ZP-20ES耳放的推动下,声音气势了得,但细节有些不足。整体来说,在各个频段R510的解析力不够,这导致声音风格热闹而层次不够。在低频下潜一般,量感很足,但比较偏硬,弹性和空间感都受到限制。中频部分是这款耳机表现较为平衡的一块,解析力比较一般,但声音较为饱满。高频部分,我们认为它可能存在明显的某个频段的缺失,比较严重的影响了整个高频部分的听感,解析力不足,延展性差。

    而在大动态下,JBL Reference 510表现较好,但是由于整个声音基础层次一般,所以有让人觉得声音较容易混乱。从应用中,我们发现这款耳机似乎与大多数千元级以上的监听、Hifi耳机格格不入,更是像一款用于看电影玩游戏的产品。如果说,它更加适合听美国的Hiphop,似乎也非常合理。那种硬硬的量感十足的低频,正是这样作品的关键。

总结

    综合来说,JBL Reference 510终究不是一款和“Reference”相关的耳机,它与JBL在消费类电子周边产品做法非常相像,融合了主动降噪、时尚编写外观以及不错的声音等多个元素。但从价格来看,它是达不到同价位产品甚至千元级别产品耳机。而在主动降噪表现上,也许不够理想。至少在很吵杂的环境下,主动降噪作用不明显是应该改进的。当然,JBL品牌下产品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普遍较高,如果价位能够本地化,也许我们可以重新定位这款产品。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