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导购】元旦节过后,寒假又要到来了,液晶显示器市场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销售小高潮。加上近期由于受到了液晶面板价格下降的影响,不少液晶显示器价格都有所下降,所以很多人都想趁着这段时间出手,购买一台液晶显示器。
![]() |
但是,面对复杂的液晶显示器市场,您是否知道如何下手呢?同样是19英寸的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上在售的至少就有20个品牌,而且每个品牌旗下至少也有5款不同的型号,也就是说,如果您想购买一款19英寸的液晶显示器,那么就得从至少100多台液晶显示器中挑选出一款。这个选择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确实有着不小的难度的。
选液晶显示器,究竟应该是从外观着手考虑,还是从性价比考虑,抑或是追求产品的极至性能,可能很多消费者对此都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们利用甜言蜜语以及通过对一些关键性技术名词的牵强曲解,就可以将消费者忽悠到晕头转向。而在出手之后,马上又会因为产品不适合自己而感觉到后悔。事实上也正常,因为商家为消费者介绍产品,出发点总是自己的利润,而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要,试问这样为消费者推荐的产品,又怎么样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要呢。下面,我们就针对目前商家经常拿来忽悠消费者的一些手段,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应该如何正确的选购液晶显示器。
别盲目追求超高对比度
在LG的带领之下,动态对比度技术成为了风靡2007年液晶显示器市场的时尚技术,很难想像为何消费者会对动态对比度技术如此之追捧,但是就是在这种风潮之下,市场上没有采用动态对比度技术的产品几乎很难卖得动,2000:1,3000:1,5000:1比比皆是,甚至还有10000:1,而商家们也以超高的对比度为亮点,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追求更高的对比度,那么,超高的动态对比度,对消费者而言是否真的实用呢?
![]() |
所谓的动态对比度,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数值,例如逐一测试屏幕的每一个区域,将对比度最大的区域的对比度值,作为该产品的对比度参数。目前不少产品采用的都是用动态对比度来做为产品对比度的标称值。目前各大厂商在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动态对比度方面的努力,主要都是对背光灯管控制电路进行了改进,使其可以根据画面内容精密程度来调节背光灯管亮度,令到其全黑画面下最低显示亮度达到更低,从而达到提高LCD的动态对比度。
![]() |
动态对比度的秘密 |
动态对比度看起来很美,那么实际上是否真的有用呢?动态对比度是否有用,关键是要看在什么应用场景下。经过评测证明,动态对比度在影视节目中的应用比较大,而其他方面的表现则不突出,而且很多显示器也只把动态背光设立独立选项或者只有在影视模式中才可以开启。另外,光有动态对比度也不行,如果LCD没有同时配备图像增强之类的功能的话,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在影视或者是游戏状态下,也需要开启动态对比度技术之后才能获得效果。另外,动态对比度技术在较黑的场景下的效果比较明显,以优品飞车为例,在极飞10卡本狭谷中的表现就比较明显,而到了优品飞车11下,用肉眼就比较难感觉出变化了。
![]() |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动态对比度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最常见的就是在动态对比度大幅度提高之后,对用户眼睛的刺激也增大了。长时间观看肯定会有眼睛发酸的感觉。
因此综合而言,动态对比度技术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是关键得看大家的具体应用,如果想玩游戏的话,采用配备了动态对比度技术的LCD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如果是商务办公的话那么完全可以不考虑动态对比度技术。
跑太快了也不行,响应时间不是越快越好
从去年以来,主流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就从主流的16MS,一路提升到了8ms,5ms乃至目前极致的2ms(0ms的LCD在市场上并没有出售),而主要的推动力,就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响应时间的追捧。很多消费者从媒体上也了解到了LCD响应时间对于LCD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在电影以及游戏状态下,响应时间的响应非常明显,比如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游戏拖影的问题,如果LCD的响应时间太慢,那么就会对游戏造成影响。
![]() |
所谓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指的就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目前市场上LCD的响应时间主要有两种指标,一种是黑白响应时间,也称全程响应时间;另一种则是灰阶响应时间。而商家们最乐于用来忽悠消费者的,自然就是灰阶响应时间。
![]() |
黑白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分子由全黑到全白之间的转换速度,行业的标准是以“黑→白→黑”全程响应时间为标准,也就是说,全程黑白响应时间是液晶分子从全黑转换到全白(上升时间Rise time),再从全白转换到全黑(下降时间Fall time)这段过程的时间,等于上升时间加下降时间。而灰阶响应时间则是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由红、绿、蓝组成的像素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的变化时间,厂商通过先进集成电路的精准操控,让液晶单元转动更快,来达到提升灰阶响应时间的目的。目前一些高端机型的响应时间都达到了2MS灰阶。
![]() |
而在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很多商家就会利用消费者对于LCD响应时间的盲目追求,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一些高利润的产品,那么事实上,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响应时间呢?其实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眼中存在“视觉残留”的现象,高速运动的画面在人脑中会形成短暂的印象,只要画面显示速度达到每秒24张,就不会有拖影的问题,而这个标准,反映到LCD的响应时间上,则是30MS,也就是说,任何一款LCD实际上都可以满足这个标准。但是由于厂商片面追求参数好看,基本都只用那个最优秀的灰阶响应时间来标识一台LCD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其只对某一灰阶有效,因此并不具备太高的参考意义,从这一点来看,大家完全可以不必太过在乎5MS与2MS灰阶响应时间的差距。
此外,响应时间还有一个过冲的问题。所谓的过冲,就是响应过快造成的视讯噪音,目前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的卖点,都不余余力地缩短其响应时间,但是如果过分的缩短超出一个临界值的时候,就会产生过冲,反而会造成显示出错的问题。
因此综合而言,响应时间其实并非越快越好,大家在选购液晶显示器的时候,也不必太过于追求极速的响应时间。
别说A级屏说事 保点是关键
我们购买LCD的时候,经常会有商家向我们推销,这款液晶显示器质量好,用的是A级屏,都没有点的。很多对液晶显示器有一些了解的用户自然知道亮点/坏点对LCD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听说有A级面板,不仅仅没有点,而且质量更好,自然是马上就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那么,所谓的A级屏,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呢?
![]() |
事实上,除了A级屏之外,商家对于液晶显示器所采用的屏幕的说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啥都有,比如三星屏,完美屏,A级屏,玻璃屏,钢化屏等等。那么,这些所谓五花八门的液晶面板的名称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啥叫A级屏。
![]() |
CCFL型液晶面板是目前液晶显示器经常采用面板类型。图象由数量众多的像素组成,我们平时所说的分辨率1680X1050,意思就是水平方向有1680个像素,垂直方向有1050个像素。每个像素又由R、G、B三种颜色子像素组成,并分别对应一个液晶晶格。液晶晶格在电压作用下产生偏转来控制通光量,形成每个子像素不同的亮度,三原色混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我们见到的各种颜色。但是由于液晶面板生产时的良品率的问题,一些面板生产出来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有点的问题,其实就是液晶晶格无法正常显示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亮点、色点以及暗点。
![]() |
而所谓的A级屏,就是一般情况下液晶面板的总点数(包括亮点、色点以及暗点)在5个以内,而不是商家所吹嘘的完全没有点。而出现点的LCD完全就是随机的,看消费者的运气。并不存在着A级屏就完全没有点的说法。而目前一些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会提出保无亮点的保证。但是在这里我们就要注意,是保证无亮点,但并没有保证无色点以及暗点。此外,还有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厂商的保证无知的情况,收取一定额度的所谓的保点费,一般都在50元左右。其实就是让消费者在开机检测出LCD有点后,换一台没有点的LCD给消费者。而实际上,目前很多厂商都提供了保点(亮点)的服务,因此商家收费的这50块钱,等于就威胁消费者,让消费者再掏多点钱而已。
除了A级屏之外,一些商家还得利用诸如完美屏之类的噱头来忽悠消费者。所谓的完美屏,指的是液晶面板完全没有点,而且液晶分子驱动达到完美。而商家们基本就是把没有亮点的液晶屏当作完美屏,以此来忽悠消费者。
因此,大家在购买液晶显示器的时候不要太过于迷信所谓的完美屏,A级屏,而在眼见为实。另外,在购买之前还要先了解一下厂商是否有提供无亮点保证,有的话,那么还可以剩下50元的保点费。
品牌固然重要,但勿要迷信名牌效应
买东西看牌子,这是很多消费者买东西时的共性。确实,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名牌的产品在质量上都会比较信得过,而且在服务方面也会比较好。因此,很多消费者在面对选择时,都会尽可能地选择名牌的产品。
![]() |
别只看品牌,关键是产品 |
不过名牌产品的价格也不便宜,比如同样是1700元,这个价格目前可以买到二线品牌中高端的19英寸LCD或者是20英寸LCD,但是就只能买到一线名牌的低端19英寸LCD,在性能参数方面,前者远远要超过前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都会显得犹豫不决,不知道该购买何款产品。而在这种情况下,商家推荐的往往就是名牌的产品,一方面,名牌产品的利润相对来说会高一些,比较以性价比为主打特色的二三线品牌留给渠道的利润都比较有限(当然并非所有都如此),另一方面,名牌产品的保修比较完善,商家基本没啥后顾之忧。
虽然说,名牌产品确实有可取之道,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就是,名牌,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就是像华硕虽然是主板的大哥大,但是其旗下低于600元的黄色PCB板大多是别的工厂代工的,无论做工用料都不如通路厂商同价格的中高端产品。液晶显示器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究竟是买二三线品牌高端的产品呢,还是买一线的低端产品呢?
笔者的观点就是,买啥品牌,关键还是看自己的需要,切勿盲目迷信品牌效应追求名牌。对于经济型的用户来说,购买二三线品牌是比较高性价比的选择,而且这些产品也不会存在说肯定质量就比一线品牌差的问题,其实电子产品都有个体差异问题,只要不是杂牌产品,都是可以信得过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实际看产品,而不是只听品牌就决定选购产品。
总结
随着寒假的到来,很多人都蠢蠢欲动,想出手购买液晶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购好液晶显示器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毕竟液晶显示器的价格都不便宜,总需要慎重考虑,避免被奸商所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