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导购】随着寒假的临近,商家们都在摩拳擦掌,期待用最好的状态成为这次寒假旺季的主角。既然商家们都整装待发,意欲将自己手头上的拳头产品打造成为市场的热点。当然,乘着这样的一种热闹的市场氛围,想要某些主流产品在年前的这一轮旺季中实现比较大的普遍性降幅,确实不太现实,取而代之的可能会是更多热门型号产品的缺货状况。因此,并不急于在年前装配机器,又或者想等到市场热度有所褪减的时候把握更加宽裕的市场空间而再去作出选择的用户,其实再等等也不迟。
那究竟这个等,需要等到何年何月呢?笔者相信,春节过后的DIY市场会是一个调整的契机。以主板市场为例,一些本来价格略为虚高的产品类型,可能会因为缺少了更多用户购买的支撑而需要重新回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上。能够听到这样的一些声音,最感到欣慰和期待的自然就是消费者。
用料奢华,就能买个高价钱吗?
面对这种对于未来的期待,最能让消费者们踏实的想必就是能够洞悉得到哪些类型的主板能够真正成为节后降价的明星,使得他们在节后的平台搭建中能有的放矢。咋一看,当前市场上高性价比主板类型很多,要从中挑出一些售价虚高的芯片组并非易事,然而,这也许只是一种被商家过分吹捧的假象。带着大家刷亮火眼金睛,是笔者推出这一题材的初衷,看完下面对极具降价潜力主板类型的多角度分析,相信你自然就会心中有数。
降价潜力股1:奢华做工又如何,X38价贵就得降
INTEL 4系列芯片组尚未上市,X38被誉为INTEL高端系列主板中的板王,也是与高端Core 2 Duo系列、四核Quad系列乃至未来的45nm Penryn核心系列处理器最鼎力的助手。再者基于X38的特殊定位,对它实现完整支持的厂商大多都是一线巨头,它们都不会在自己旗下的X38主板身上有所吝啬,配得都是最好的元件和用料,因此目前在市的X38主板售价都非常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技嘉X38-DQ6
高端的主板产品往往有着较大的降价空间,哪怕像技嘉GA-X38-DQ6的却有着堪称最强的INTEL 3系列主板的称号,不过节后一段时间里面实现降价还是有着很大可能的。很显然地,摆在X38主板的降价压力来自两个,一个是中高端的P35主板纷纷往千元附近甚至更低的价位上考虑,这一点我们从一款典型的微星P35 Neo2-FR身上便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P35和X38之间参数配置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过这些不断降价的中高端定位P35主板同样拥有着较豪华的做工用料,能够大部分满足用户对高品质的追求;其次,未来即将推出的4系列主板,配上即将登场的45nm核心制程处理器,将预示着一个新INTEL平台时代的诞生,届时,X38在市场上的地位将会大大降低,如果不及早做好降价准备,恐怕只会落得一个尴尬的处境。
售价较低的富士康X38A
此外,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会是X38在节后一段时间里面要降到多少才算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卖到2000元以上的X38主板在市场上难再活跃,反观目前一些用料相对并不那么奢华、定位在1500-2000元之间的X38主板,它们的受欢迎程度明显要高一些,所以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X38主板,跌破2000元关口并逐渐往1500元价位靠近,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降价潜力股2:新品难耐寂寞,高价G35好景不长
属于整合范畴的INTEL G35芯片组,名字听起来好像有点陌生,但事实上它应该是INTEL应对其他第三方厂商中低端整合平台芯片组(尤其是MCP73)挑战的一颗重要的棋子。它搭载ICH9级别南桥芯片,支持最高双通道DDR2 800的内存系统,整合了Intel GMA X3500显示核心,最大可共享384M系统内存作为缓存,支持DirectX 10、Open GL 2.0和Pixel Shader 4.0显示特性,以及Intel ClearVideo高清视频架构,相比起前作G33,它还追加了对HDMI接口的支持,显示特性更加的完善。目前市场上945GC整合芯片组已经逐渐没落,中低端INTEL整合主板推广的重任已经落到了G31的身上,而G35理论上是G31的一个合理的补充,以满足一些对显示性能等综合方面有着更高要求整合用户的应用需要。
旗舰级的G35——华硕 P5E-VM HDMI
既然是整合产品,如果出现价格定位过高的状况,想在市场上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可能会很难,毕竟从选择整合主板的应用人群去考虑,即便是G35在众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选择奢华型的G35主板的买家比例仅仅是少数,更多的普通家庭、办公用户还是以实用而理性的定位作为自己选购的初衷。加上不少业界人士会把G35看作是与MCP73抗衡的角色,定位过于偏高就会完全和这样的角色本质相背离,因此,高价的G35很难卖得动。
599元的通路G35
反过来去看,部分通路厂商的G35主板已经亮出了599元的低价,着实让人吃惊。当然,原本高价的G35主板也不一定需要跟这样的一些通路版G35死拼低价,优秀的品质还是它们能够保持高价高品质理由,七八百元买一块品质过硬的大厂G35(也就相当于P35的整合版),也并不难让主流用户接受。因此这样的定位,可能是节后部分高价G35主板的降价切入点。
降价潜力股3:普及是关键,数款AMD 7系列迫降
AMD的7系列芯片组,理应是伴随着AMD四核羿龙处理器诞生而相配套的产物,哪怕它们的上市时间比起充当“主角”的CPU还要早。时至今日,四核羿龙已经褪去了上市之前被神化的“光环”,上市一个月期间屡次大幅的降价已经充分证实了它笃定重走高性价比老路的决心。时至今日,羿龙X4 9500已经降到了1500元附近,跟同属入门级四核范畴的INTEL Q6600拉开了明显的价差,这就是AMD四核平台所摆出来的一个明显的姿态。
![]() |
华硕 M3A32-MVP Deluxe/WiFi-AP
为了迎接一个玩家们期待依旧的新四核平台,在AMD 770X、790X、790FX等芯片组范畴上,不少厂商曾经推出过许多豪华型的主板产品,基于市场需要以及配合推广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它们的上市的确无可厚非。只是问题就出现在眼前,既然四核羿龙系列CPU已经数次出现了价格跳水,而眼下更多实用型的770X、790FX主板纷纷推出并且大受欢迎,这些早期上市的豪华型高价770X、790X、790FX,它们确实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了。更何况,为了迎合未来Spider平台的推广需要,一款实用型的单芯片组产品MCP72系列即将会诞生,支持PCI-E 2.0和HyperTransports 3.0是它的最大亮点,而它的出现,也正正是让K10平台的普及进程进行得更加彻底。
市场热卖的799元微星K9A2 CF
紧跟着四核羿龙CPU的脚步,一同走上降价的道路,现在看来是更加聪明的做法,像华硕 M3A32-MVP Deluxe/WiFi-AP这样的产品卖到了2000元以上,而更加优异的四核羿龙(如9900)尚未在市场上大面积铺货,仅仅靠钟情于入门级羿龙9500、9600平台的用户去给予这些高价产品关注的热度,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降价并不就等于舒尊降贵地和那些实用型定位的770X、790X争抢地盘,在那些有特色的四核产品身上(如闹得沸沸扬扬的黑盒X4 9600),它们同样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因此,这是一种忠告,也是一种鞭策,毕竟当前看来,四核羿龙平台所在走的路,跟INTEL旗舰级QX9650平台所走的路,是截然不同的。
降价潜力股4:见好就收,二线P35仍有降价空间
700元级二线P35主板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不妨从下面罗列的一些代表性产品中得到启示:升技IP35-E、双敏狙击手AK42D、昂达魔剑P35火箭版、七彩虹 C.P35 X7 Ver2.0 战旗版……它们都有一些共通的特点。整体做工表现比起廉价的实用型P35主板要强不少,能够用上全固态电容供电、一体化热管散热系统的产品也不在少数。它们绝对是P35主板的一根中流砥柱,也能充分发挥双核奔腾PE系列处理器、Core 2 Duo E4XXX系列处理器的超频能力,与主流X2双核平台的抗衡也绝不处于下风,因此它在INTEL主流平台范畴下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700元级的二线P35综合表现也相当不错
也正是因为这些700元级二线P35有着如此优异的表现,它们自然就会受到消费者们的热切追捧,缺货情况并不罕见。然而,这样高的热度,这样高的性价比,并不代表它们就不再有降价的空间,相反当年前寒假这段旺季过后,经历了新年调整的这一批产品,再度降价可能是它们所要摆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姿态,以换来更加巩固的产品优势。说到这,也许就会有玩家心存疑问,这样的降价在短期内就能实现,可能吗?
有望率先创出低价的实用型通路P35
纵观市场所有的P35主板,我们已经发现P35的低价早已跌破了500,不单是斯巴达克黑潮系列等三线厂商,像部分知名二线厂商,它们都加入到打造超低价P35主板的行列,而像盈通P35战神版这样的一类典型实用定位的P35,它们也很有可能跌到500元附近,给六七百元附近的二线主流P35让出市场降价空间。另一边厢,八九百元定位的一线P35也在“蠢蠢欲动”,之前就有一款微星P35 NEO3降到了799元,主流一线P35主板大规模降价的行动也是一触即发,而当这一行动的硝烟蔓延到700元级别的时候,这些曾经无比风光的二线P35主板,也就走到了理应让出它们位置的时候了。
降价潜力股5:傻子才会买,699元MCP73真尴尬
过去MCP73一度受到抨击,除了因为它相比同级别MCP68缺少了对双通道内存、PureVideo高清处理技术等特性支持以外,最关键的还是它价格的不合理。幸好,经历了一段集体普降的风潮以后,以通路代工型产品为首的众多MCP73主板已经回归理性,399元的MCP73V、499元的MCP73PV,MCP73系列似乎已经摆脱了过去的阴影,尤其是得到更多厂商支持以后,它们相对于逐渐没落的945GC,以及尚未形成“规模化”G31,优势越发的明显。
599元的公版MCP73U
然而,MCP73要成为真正高性价比的代言,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目前市场上还有不少MCP73主板还在以599元甚至699元的价格叫卖着,它们有的是来自nVIDIA AIC厂商、采用MCP73U优异芯片组的公版产品,有的拥有优于一般MCP73主板的做工用料,当然这些理由并不足以构成买家对它们的支持,毕竟从一个最根本的定位看来,MCP73并非什么高档货色,满足中低端整合用户的需求,正是它需要履行的任务。599元甚至699元买一块MCP73主板显然并不划算,因为在这一价位上,我们有更加合适的选择。
MCP7A规格
前面提到599元的G35正是这些定位偏高的MCP73有力竞争对手,支持双通道、支持DX10、拥有Intel ClearVideo高清视频架构等更加完整的参数配置,让G35显然要比MCP73高出一个档次,更何况INTEL CPU+INTEL芯片组这一组合,一直是玩家们心中最美妙的搭配。当然我们还不能忘记比MCP73更加强大的下一代MCP7A系列,它把MCP73所广受诟病的缺陷一一弥补,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了“Hybird SLI”混合SLI技术等更多耀眼的亮点,而根据可靠的资料显示,MCP7A系列上市的价格和MCP73的上市价持平,稍微低端的MCP7A-S甚至会以接近500元的价位亮相,面对这重重挑战,那些599元、699元的MCP73,难道还能站得住脚吗?还是那句话,399元的MCP73V、499元的MCP73PV,这是最理想的一条战线。
降价潜力股6:强援抵达,MCP68只能入主低端
和MCP73的情况相似,市场资历更老的MCP68也遭遇同样的尴尬。目前部分卖到499元MCP68V和599元的MCP68PV主板,它们的性价比也难如人意,尽管在AMD平台上MCP68所面对的竞争对手远不如MCP73在INTEL平台上所要面对的强大,但nVIDIA的“独家生意”也并不会是每位消费者都会买帐,毕竟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当前与之相匹配的入门级X2双核处理器,在与INTEL双核奔腾的对抗中并没有绝对的胜算,如果玩家们看中的MCP68主板都是相对贵价的,那么他们同样有着转投INTEL平台的自主权。
已经卖到350元以内的MCP68S
说了nVIDIA是AMD整合平台的“独裁者”,但从MCP78将在1月底推出的消息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独裁者”并不让人厌恶。MCP78对Hypertransports 3.0、PCI-E 2.0、Hybird SLI、Hybird Power技术等都提供了完整的支持,而在内建的显示核心方面也采用了主流的统一渲染架构,支持DX10和SM4.0,显示处理性能提升巨大,达到了8400级别,加之MCP78在核心工艺方面相比前作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从这些表象看来,nVIDIA是要将MCP78打造成一款全能的整合战士。
至于价格方面,从MCP68到MCP73,从MCP7A到MCP78,想必这些来自nVIDIA的成员都不会背离一贯的高性价比传统,而且可以预期,当MCP78正式亮相的时候,MCP68也就要有如旧日的945GC那样,以一番普及性的降价来重新为自己找寻一个合适的定位,未来出现300元附近的MCP68S、399元的MCP68PV,这些都不会让人感到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