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导购】低端推行双核,这是赛扬E1000系列上市以后,给市场的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孤勿论上市以后赛扬E1000系列的上市是不是真的给低端处理器市场带来足够积极的意义,但低端普及双核,这确实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INTEL方面用积极的的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而在AMD方面,它们之前已经有不少K8架构的双核处理器在低端处理器领域的边缘跃跃欲试,只不过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它们正式入主低端的双核产品并不是一直广受欢迎的低频X2双核CPU,而是双核闪龙。
1、双核闪龙贵得离谱,闪龙系列“越陷越深”
目前上市的一款双核闪龙,是闪龙2100+,它配备了1.8Ghz的主频,256K*2的二级缓存,800Mhz的HyperTransport系统总线,它沿用的是65nm的核心制程,支持MMX、3DNOW、SSE、SSE2、SSE3以及X86-64指令集,跟原有的K8架构双核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直接用“换汤不换药”的字眼来形容它,并不为过。而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款无论在哪个方面都算不上十分起眼的双核闪龙,其盒装产品的要价却在400元以上,跟目前部分中低频的主流双核X2系列处理器价格差距并不大,这样的一种价格表现,甚至让更多的玩家怀疑起AMD对于广大低端用户的“诚意”。
AMD闪龙系列过去一直是低端高性价比产品的代名词,从之前仅仅降低了功耗值的LE闪龙系列,到当前的双核闪龙,这一名字在低端AMD粉丝心目中的那个伟大形象似乎已经当然无存了。售价偏高,性能方面也没有绝对的说服力,我们真不敢想象作为新品推出的双核闪龙,究竟在凭什么去冲击INTEL的低端处理器阵型。显然AMD闪龙系列的不利局面已经让它们越陷越深,如何救市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当然,这文章开头简单几句的分析似乎显得有些片面和武断,说到底一款新品上市,它必然会有着属于自己的市场轨迹,而因应着这样一种走势,笔者在文章接下来的主体部分,就对与双核闪龙相关低端双核平台的走势作出一番前瞻性分析,让那些抱着低价爽双核等热切期望的穷人玩家们,也能清晰地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所应该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