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装机 频道

真够狠!商家2万元配置竟不如万元组装机

  【IT168 攒机】在主流DIY范畴下,每一次平台架构的全面更新换代,总会换来一场极度的轰动。回想起当年INTEL平台从Netburst过渡到脱胎换骨的酷睿架构,以及AMD从经典的K8双核平台过渡到三核、四核羿龙平台,虽然这样的过渡所换来的会是不同的市场效果,市场对新架构平台技术的认同度也会有所不同,但它们总有这么一个共通点:在上市初期,价格虚高的元素往往会严重影响整个平台的性价比,而这正是很多对新技术、新平台充满兴趣的发烧玩家在出手购买之前所必须考虑到的,毕竟当新技术平台“退热”以后,它们在性价比表现上的“改良”可并非上市初期所能相比的。

  在热门产品上“扎堆”,这在DIY市场里面同样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当新平台相关产品出现的时候,很多商家都会热切追捧。好比当前INTEL平台上X58主板芯片组与i7系列处理器的这一对超强组合,光是技术特性上就提出了数不清的新亮点,而这些正是不少商家在产品推介过程中所热衷利用的元素,以吸引那些预算足够充裕的米人级DIYer。笔者在下面带来的正是一套炙手可热的优异i7平台,或者大家都在发表一下,要你拿出如此高额的预算去入手这样的一套平台,你会持有什么样的意见。

配件
型号
主板 INTEL i7 920
CPU INTEL 原厂DX58 SO
内存 宇瞻风神DDR3 2G×3
硬盘 希捷1TB/32M×2
显卡 丽台GTX280/1GB/DDR3
光驱 华硕18X DVD-ROM
显示器 不含显示器
声卡、网卡 板载
机箱 TT Armor机箱+TT UPower
电源
键盘 标准光电套装
鼠标
总计 19999

  在电脑平台已经高度平民化的年代里面,用接近两万元的价钱去购买一台连显示器都不带的电脑,在很多人看来肯定是一个难以接受的行为,当然,除了价格高得让玩家不敢靠近以外,配置其实还有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弊病,而这些弊病则是十分的典型,透过它网友们也许就能够了解到,选择一些新上市仍处于价格虚高阶段的优异平台的不合理之处……确实,这样的一个烧钱平台,实在难以称得上是高质高价,究竟它在哪些地方存在着如此致命的缺陷,下面笔者也就一个个分析道来。

  1、配置“瘸脚”让人看了倒胃口

  在买家们通常的消费心理上,超高端配置已经卖到如此高的价格了,连个显示器都不配,孤勿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对于买家们来说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他们会想,在不配显示器的状况下整台主机的预算都接近两万,当配上一个档次相当的显示器以后,总体成本岂不就又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两万余元的配置平台,就算i7架构再强大,又有多少人的荷包能够吃得消呢?

  当然,既然配置单上已经有明显的说明,在原有配置上外加一个显示器,说到底还是一个明明白白的“看得见”消费。可是在配置中不显眼的光存储部分,“无良”的商家竟然“斗胆”用上了18X DVD-ROM。按理说,性能、功能配置如此超前的一个骨灰级平台,用个蓝光刻录机也不算过分,退一万步怎么说都应该用上主流的DVD刻录机,如今仅仅用一个DVD-ROM“敷衍了事”,完全是视用户日常数据备份的需求而不顾,与平台的其他部分相比也显得格格不入。

  同样让人感到“恶心”的还有“标准光电套装”这样的字眼,有经验的老鸟基本会把它跟杂牌光电套装相提并论起来,满足一般的办公、家庭、学生用户当然没有问题。可试问如此豪华级别的配置,无论是设计师也好,还是发烧的游戏玩家也罢,它都能胜任用户的需求,可是这样的杂牌光电套装一旦出现,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就会大打折扣,再去重新添置,那岂不是画蛇添足了。

穷人级键鼠套装能配得起如此高档的平台么?

  所以说,平台中这三方面拙劣的表现,完全足以让我们将组建这一配置的人定义为“脑残”。在商家推荐配置中,小配件出猫腻早已见惯不怪,可是猫腻出的这样的肆无忌惮,其猖狂程度还是少见的。

  2、新i7平台真的值那么贵吗?

  i7平台作为08年末的新生产物,无论是主板还是CPU,如今价格都是高的让人难以接近。多个一线主板都以旗下最优异的X58主板与Core i7 920 CPU捆绑销售的方式来作为i7平台第一波的主打方式。但此种方式,依然难以改变i7平台以及相关产品必须经历一个价格虚高阶段这一事实。因此,我们的确需要衡量,i7平台在如此高价的阶段,真的值得购买吗?

  本站DIY频道在之前就曾经推出过这么一个专题文章《高处不胜寒 Core i7曲高和寡千万别买》,在文章里面提到了i7平台当前的几大不成熟弊病。首先是内存带宽提升的问题,如今DDR3内存还没有到达销售的成熟阶段,它们和主流DDR2内存之间的价差还是没有能够让大多数的买家接受,尤其是部分DDR3 1600高频内存,在当前市场山不但货源稀少,而且普遍居于天价。

  更何况i7平台上三通道内存平台提升的作用还不太明显,特别是游戏场景下相对不经典的酷睿高端平台提升幅度有限。同样面临高价普及难关的还有配套的X58主板,除了与i7平台相关的特性以外,它们相比X48系列芯片组确实又没有太多的惊喜。其次还有平台接口的问题,有消息称i7平台所沿用的LGA1366架构接口将会在日后被新接口所取代,想再出现LG775接口“经典传承”的佳话恐怕有点困难,所以说这么一条“爱妻”的道路显然并不平坦。

  说到底,上述提到的一系列i7平台的弊端,都是各方面特性、功能等尚未成熟所致。尽管我们不应该否定i7平台在当前的潜力,可是无论从处理器到主板,再到内存这些配件里面,高价显然是一轮又一轮的叠加,相对于我们一直沿用而且相当信赖的酷睿平台,i7还是略显“稚嫩”,也多少有一种“暴发户”的感觉。所以在如此价格虚高的情况下,i7真的不值现在的身价,当前2万元的配置总价格,只要经历了整个平台相关产品的一轮降价风潮以后,整个平台的“含金量”也就会缩水一大截了。

  3、奢侈的板卡“出卖”性价比

  虽然说X58芯片组作为INTEL新晋的优异产物,想必是来自INTEL原厂的主板产品最让人放心。不过INTEL原厂产品价高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有其他更理想的代替产品之下,INTEL的原厂主板也就显得不那么超值了,毕竟这样的产品虽然在做工用料上非常大气和扎实,不过在超频改造方面则往往有着一定的限制,对于发烧级DIYer而言无疑是一种应用上的缺失。相比之下,像来自技嘉、华硕、微星等一线主板厂商的X58拳头产品,它们往往凝聚了厂商在主板研发、技术上的精华,因此它们旗下的X58主板无论在做工用料、扩展能力、附加特性乃至实际的性能表现和超频潜力等,即便是发烧级DIYer都能够满意,用户可以放心地把i7系列CPU放到它的手上,让其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更何况,像三大主板巨头这样的厂商,它们的售后服务应该会更有保障。

  至于显卡部分,GTX280系列显卡无疑是当前最优异的N卡,不过同时由于它来自一向标榜着高质高价的厂商丽台,因此这样的一款GTX280显卡也是消费级显卡中最贵的产品,在众多GTX280/260产品纷纷降价后,它依然稳站在4999元的价位上。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成为厂商的一类象征性产品,它们也不介意自身的高价打消了消费者购买的念头,而对于实实在在的买家而言,我们即便是选择GTX280这样的超一流显卡,也应该找一家价格相对合理的厂商。

  事实上,其实对于显卡部分的选择,GTX280虽然强大,但是它们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性价比表现难如人意。对于这样的一个超高端平台而言,倒不如选择已经降到了2000元以内的GTX260+显卡产品,相比起GTX260系列,它的Streaming Processor处理单元从192个增加到216个,显卡默认频率也由GTX260核心576MHz提升至650MHz,而且做工用料标准也比起前作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而且它们的价格也维持在1999元的公价上,显然这样的高端产品更让超级玩家们信服。

  超高端定位配置,由于价格定位门槛本身就比较高,假若在某些部分配件上的选择有所“偏差”,就容易造成平台搭配的整体失衡。而在上面提到的这样一个配置中,重新作出一番大面积的配件调整势在必行。详细的改良过程如下面一套全新的超高端配置。

配件
型号
价格(元)
主板 技嘉GA-X48-DQ6 1999
CPU 四核Q9400散装 1750
CPU风扇 九州风神 阿尔法400 plus 138
内存 宇瞻黑豹2G DDR2 800×2 370
硬盘 希捷 1.5TB SATAII 32M(7200.11/ST31500341AS) 899
显卡 INNO3D GTX260+ 1999
光驱 先锋 DVR-216XL 248
显示器 三星T240 2650
声卡、网卡 板载 --
机箱 华硕TA-M机箱+爱国者 幻龙GAME版BTX-600D电源 750
电源
键盘 微软 sidewinder X6键鼠套装 599
鼠标
总计   
11402

  从基础的平台架构来看,改良以后采用了四核Q9400+技嘉X48主板+2G DDR2 800的组合,在这一平台骨干里面,可谓是个个都是高端DIY“战区”精英。售价仅为1750元的散装Q9400绝对是性价比超高的一款酷睿四核系列CPU。它沿用着当前先进的45nm核心制程,拥有2.66Ghz的主频,1333Mhz的前端总线,四核心共享6MB的二级缓存,不过全新的核心工艺、前端总线的提升、SSE4指令集的加入、崭新的电源技术以及处理器微架构的改良,让Q9400具备了异常强悍的性能,应付当前绝大部分主流应用的需求绝对没有问题。

  而它的搭档,宇瞻黑豹系列的2G DDR2 800内存,无论是专业测试还是玩家们的反馈,在基础性能和超频潜力上都有着非常不俗的口碑,在合适的硬件条件下能够轻松接近甚至超过1000Mhz的频率水平,这对于整个平台的系统带宽乃至总体性能的提升,是相当有帮助的。

  主板方面,技嘉的GA-X48-DQ6向来是X48系列产品中的强者,除了并不支持i7系列处理器等新一代特性以外,它并不比当前最优异的X48主板相差多少。当然,更重要的是,一线主板巨头技嘉在这样一款龙头X48主板里面倾注了大量的“技术心血”。不惜工本的清一色全日系固态电容、超豪华的一体化全铜高效热管散热系统,加上异常丰富的附加特性和全能的多媒体扩展配备,奠定了它在X48系列主板的领导地位,也保障了平台其他部分配件的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平台的硬盘部分则选择了近来降价势头十分迅猛的希捷1.5TB SATAII硬盘(型号为:ST31500341AS)。它来自希捷的7200.11系列,配备32MB二级缓存,完全符合SATAII 3GB/S 传输协议,单碟容量达到了375MB。四碟片的架构有效地提升了磁盘传输效率和信号稳定性,其平均传输速率达到了107MB/s,综合表现完全超过了之前一度被玩家们热切追捧的希捷1TB产品,不到900元的售价绝对是值得存储大户等发烧级玩家选购的。

  在前面笔者已经提到过,nVIDIA GTX260+显卡俨然就是2000元以内最值得选购的一类高端显卡。因此笔者在改良配置中选用了来自nVIDIA核心AIC厂商的INNO3D GTX260+。除了Streaming Processor处理单元和核心频率分别提升到216个和650Mhz以外,它还搭载了896MB/448Bit规格的三星0.8ns GDDR3显存颗粒,使得显卡的显存频率也达到了2000Mhz,这样的参数配置足以应对当前所有的主流大型游戏。而在做工上,显卡无论是元件布局还是走线设计,都完全遵循着公版的标准,大量超高档的固态电容、电感线圈等供电元件,加上大口径涡轮式散热系统,足以应付65nm显示核心的供电和散热要求,保证显卡运行的长期稳定和高性能表现。

  既然平台上从CPU、主板、内存到硬盘、显卡等都达到了如此高的档次,那么在显示器选择方面,就当然不能马虎。来自三星的T240 24寸大屏液晶显示器,完全有别于一般主流的液晶产品。它在外观上经过精心设计,高亮钢琴烤漆材质,通过Tough of Colour(TOC)技术,营造出灵动鲜活的琉晶边框,参数方面则选用了独家选配的8bit面板,最大发色数16.7M。最大亮度300流明,并且达到了业界最领先的20000:1动态对比度。

  与其他大屏液晶相比,T240依然达到灰阶2ms极速,并且在OSD菜单中可以关闭该功能,将响应时间恢复为黑白5ms,避免灰阶过充对白色背景文本显示的负面作用。绝色T240不但配备了DVI数字接口,而且还支持HDMI,并且提供对HDCP的支持。同时T240还具有光纤音频输出,方便了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

  笔者总结:从整套高端配置改良以后的成本看来,当前万元出头的总价格显然要比之前那套接近2万元“脑残”配置要有吸引力得多。尽管整个配置的摒弃了养眼的i7,不过重新回到酷睿四核架构平台以后,配置里面各方面的元素和搭配要显得更加均衡与合理,而且在显示器方面也补充了一台基本参数以及实际显示效果都让人相当满意的名牌24寸大屏液晶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DVD刻录机、光存储、机箱电源、键鼠套装这些略微次要的部分,也能上到比较高的档次,以迎合相应档次玩家的应用需求,保障用户的应用享受,而不让配置的某一个方面出现“恼人”的瘸脚尴尬情况出现。米人级的消费,花钱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