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攒机】作为专业的IT媒体,我们当然会经常接触到不少发烧级的DIYer,他们对DIY配件的追求可并不是一般的用户可以理解,好比一些超频发烧友,它们无论是选择CPU、内存、主板甚至显卡等配件,都是为了超频服务,所以每一类配件他们都会搜寻一系列相关配件的超频特性,并一一对号入座,让这种来自超频的快感体现得最最完整。然而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的装机用户而言,他们日常的需求可并不会像这些发烧DIY玩家那么极端,在追求平台配件之间搭配均衡的同时,他们最为集中而常见的愿望,就是平台能够在成本合理控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
这样一种装机心理,在一些打算组建中低端主流整合平台的玩家身上最为常见,他们深知选用整合架构的方向必然让平台在显示性能等方面有所缺失,但用户们依然希望,所选用的主板芯片组能够有着尽可能丰富的多媒体特性,甚至其自带的显示性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胜任部分日常3D显示应用的需求,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机器正是他们所最为希冀的。
配件 |
型号
|
价格(元) |
主板 | 双敏UR790GX | 499 |
CPU | AMD K10 X2 7750盒装 | 450 |
内存 | 威刚万紫千红2G DDR2 800 | 120 |
硬盘 | 希捷7200.11 500G SATAII | 390 |
显卡 | 板载 | -- |
光驱 | 先锋 DVR-117CH | 199 |
显示器 | AOC 2217V | 1020 |
声卡、网卡 | 板载 | -- |
机箱 | 技展ATX-3E02机箱+鑫谷劲持400蓝静王电源 | 350 |
电源 | ||
键盘 | 网际快车K90键鼠套装 | 60 |
鼠标 | ||
总计 |
|
3088
|
因此,笔者在这里推荐一套基于AMD K10架构的主流双核整合平台,尽管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当前AMD整合平台,成熟而且廉价的AMD 780G主板芯片组理应是首选,不过在这里,为了突出对平台全能特性的侧重,笔者在主板部分选用了功能更为强悍的790GX主板芯片组,而且在全显示接口输出以及板载显存方面,主板也有相应的体现,可以说,整套平台下来,它的总预算并不会比INTEL E5200+G41的组合贵多少,但是它在多媒体特性方面则要显得丰富和强悍得多。
上面的列表就是整套配置的明细,大家不妨先来对它有一个大概的把握,然后再去细心的衡量,究竟这样的一套配置,是否真的能够满足“全能整合”的称谓。
我们先从平台的架构开始看起。在CPU部分,INTEL E5200性价比表现实在优秀,其在市场上的震慑力足以让INTEL自家的E2000双核奔腾系列也要退居二线,而市场口碑更要略逊一筹的AMD K8双核就更不用说了。为了扭转这样的一种劣势,AMD强势推出了K10双核,它所主打的特性与INTEL E5200也有几分相似,合理的价格,以及让人倍感期待的性能提升幅度。从整体的角度上看,当前市场表现已经日益成熟的AMD X2 7750双核处理器,其所沿用的K10架构与AMD的三核、四核羿龙处理器同出一辙,无论是基础性能、功耗、超频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而其500元左右的售价,更是赖以与INTEL E5200正面抗衡的最有力资本。
回到细节的参数配置上,AMD K10 X2 7750处理器采用的是Socket AM2+插座接口,DR-B3步进版本,全双工3.6GHz(1.8GHz x2)的HyperTransport 3.0超传输总线速度,1MB的二级缓存容量(512KB x2)和2MB共享三级缓存容量,额定工作电压1.2V-1.25V,最高热设计功耗(Max TDP)为95W。而且市售的X2 7750为黑盒版本,具有不锁定倍频的特性,更加有利于入门级DIY用户的超频使用,这样的特性,无疑是让CPU变相升值了。
内存方面,目前的市场已经渡过了农历新年过后的那一波疯涨高潮,主流2G DDR2 800内存已经回归合理的价位。而来自威刚的万紫千红系列2G DDR2 800内存则是最受家庭、学生用户欢迎的产品之一,威刚的内存产品口碑向来出众,万紫千红系列虽然没有红色威龙系列附带了那么多的DIY辅助元素,但产品无论是PCB基板走线工艺还是元件布局,乃至内存颗粒的选用,都体现出比较高的品质水准,让人放心。
主板方面,这款双敏UR790GX主板的加入可以说是让整个平台增色不少。首先在于它的价格,499元的售价在当前的市场上只能买到一些一线的AMD 780G产品,而要买790GX,起码预算就要再增加一两百,实在不太划算。
其次在参数配置方面,虽然该款主板采用的是M-ATX小板型架构,但790GX主板应有的特性它都具备了,比如支持“混合交火”,支持HDMI/DVI/VGA全类型显示接口输出,支持128M板载显存,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显示驾驭能力。当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小板架构也并非没有优势,对于一些房间空间较小或者比较爱美的MM用户来说,小板配上一个小型机箱,又可以给整个房间凭添一些养眼的元素。
双敏的UR790GX采用的是AMD 790GX+SB750芯片组搭配,支持PCI-E2.0规范,支持HT 3.0总线规格,能提供对全系列AM2/AM2+接口处理器的支持。主板内建Radeon HD3300显示核心,支持UVD高清解码引擎,并板载了128M DDR2显存,大大缓解了整合显示核心需要占用系统内存作显存之用的压力,此外,同时还提供了2条PCI-E x16显卡插槽,不仅提供对混合交火的支持,还能支持双卡交火。另外,主板还提供了1条PCI-E x1插槽和1条PCI插槽,充分满足用户的扩展需求。磁盘接口部分,主板提供了6组SATA2接口,同时还提供了1组IDE设备接口。
处理器供电部分,双敏UR790GX主板采用了五相供电设计,用料上采用了清一色高品质富士通固态电容,搭配全封闭式电感,并为MOS模块以及南北桥芯片组加装了大体积的全铜散热片,充分确保了供电的稳定,同时也为超频奠定了基础。背部I/O接口部分异常丰富,主板提供了传统的PS/2键鼠接口、4组USB接口以及同轴/光纤接口,板载了千兆网卡接口和7.1声道HD音频输出接口,同时还提供了VGA/DVI/HDMI的全视频输出接口,满足各类用户的应用需求。
硬盘部分,希捷的7200.11系列500G SATAII一直是很多主流装机用户的热门之选,如今在这样一套中低端全能配置上也选用它,主要是考虑到它与其他品牌500G SATAII硬盘的价差并不大,但是性能上的优势又是明摆着,考虑到用户日后应用的便捷性,因此笔者还是考虑把硬盘部分选择的标准略为调高。该款硬盘的参数特性配备也相当完整,32M超大容量缓存,支持3GB/S协议,支持NCQ技术,配合第二代垂直记录技术,而经过用户实际应用反馈,该款产品无论是整体性能还是静音的表现都让人相当满意,400元以内的定位下,它可算是一款最值得选择的500G硬盘了。
对于整合平台,很多用户都经常会忽略对光存储配件的选择,他们或者是随便拿定主义,又或者是直接由商家来帮忙“拍板”,然而,要挑选到一款实用而具备较高性价比的DVD刻录机其实并不困难。在这套配置中,笔者就推荐来自先锋的DVR-117CH。作为著名的光存储产品巨头,先锋产品的品质有口皆碑的,而这款新品117CH,则算是先锋全系列产品中大众实用型产品的代表。
它在光盘格式全兼容的基础上,可以稳定达到20X DVD+/-R、12X DVD+/-R DL、12X DVD-RAM、8X DVD+RW、6X DVD-RW的考虑速度,更在上一代产品116的基础上,优化了智能写入策略,可根据不同刻录盘的不同品质,自动选择“非常好的刻录速度”进行刻录,以保证用户获得最好的刻录品质。此外,其搭配的创新气孔和密闭式防噪音外泄内部机构设计,可有效降低光盘旋转时产生的噪音,刻录时更静音,有效延长机器使用寿命,提高了整机的静音性能。
既然平台所选用的主板,不但在显示特性方面有所增强,在高清回放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因此我们在显示器的选择上,也不能过于随便。入门级的19寸宽屏液晶虽然便宜,但其显示效果并不十分出色,而且因应着未来应用的趋势,一些千元出头的大屏液晶显然更值得选购。
因此笔者选择了来自AOC的2217V,经过市场多翻价格调整以后,2217V的价格也就稳定在了千元附近,性价比表现比起很多20、21寸的液晶产品还要出色,同性能级别的竞争对手也是难以匹敌。2217V是AOC 08年刚上市的力作“AVIO蓝晶”中的主力机型,整体设计风格简约时尚,全身钢琴烤漆,光亮柔滑;屏幕下方的微笑曲线造型配合超窄边框设计,让2217V尽显灵动时尚之美;蓝晶系列主打的铝合金舵盘式按键,具有上下左右四方向按键,一键操作,方便快捷。
在参数方面,采用了16.7M色、16:10的宽屏面板,具有1680×1050的高分辨率和300流明的亮度,可以提供良好的画质和更加改进的专业应用范围,水平、垂直可视角度分别为170度和160度。而5ms极速响应时间,保证游戏激烈快速的画面彻底杜绝残影现象,无论超高画质影像、3D立体游戏,都能得到最为真实流畅的显示感受。值得一提的是,2217V除了配备DVI和VGA双显示接口以外,运用了AOC全新DCB活彩技术和DCR丽比技术。
篇幅所限,除了上述重点配件的详细介绍,笔者在这里就不再对平台里面的其他配件进行一一点评了。不过细心的用户也许都能发现,包括像机箱电源、键鼠套装等部分,笔对它们的考虑都是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不选最贵最强悍的,只选品质最有保证最实用的,当然资金的投入也在一个合理的基础上,而且也都尽可能地选用知名品牌的产品。如此原则,为的正是不要给用户后续应用和维护的过程中,凭添一些麻烦的元素,以在无形中提升整个平台的成本,这反而会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