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 CES2025再放大招!锐龙9 9950X3D正式发布,预定桌面处理器新王者称号
AMD在CES上发布的桌面端和移动端的高性能处理器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全新的RDNA 4架构的RX 9000系列显卡、以及全新的AMD锐龙Z2移动端掌机处理器、AMD锐龙 AI 300和AI PRO 300系列处理器,还有锐龙和锐龙 PRO 200系列处理器,我们后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内容解析部分,请持续关注。
辛文辉 · 2025-01-07 09:51 - AMD Radeon Anti-Lag 2技术已支持《反恐精英2》游戏
想要获悉更多关于Radeon Anti-Lag 2的相关信息,请在此查看AMD的博客文章,下载Radeon Anti-Lag 2,用于CS 2游戏支持请点击此处。Radeon Anti-Lag 2可兼容AMD RDNA架构的Radeon独立显卡及集成显卡产品。
辛文辉 · 2024-05-23 16:45 - 8000MT/s内存普及的开端!Kingston FURY叛逆者RGB内存套装上手体验
如果你目前的内存频率低于7000MT/s,升级8000MT/s频率对于性能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你的内存频率已经来到7600MT/s,性能提升就没有你想象的大,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讲,个人不建议强行上8000MT/s,毕竟除了内存本身的价格之外,你还需要一块高阶的主板,稳定体质的CPU,大大提升普通用户升级换机的门槛,如果你是颜值控和性能、跑分至上的同学,那么毫无疑问,直接冲8000MT/s就好了。
辛文辉 · 2023-11-14 18:03 - 无所不能的办公利器 英特尔NUC 13 PRO迷你主机评测
全新的英特尔NUC 13 PRO外观小巧精致,能够占据更小的办公空间,堪称“巴掌”神机,并且NUC小巧的身材却蕴含了强大的能量,随着13代酷睿处理器的加持,让NUC 13 PRO能够轻松胜任各种类型的办公任务,堪称无所不能的办公利器。
辛文辉 · 2023-07-03 16:54 - 英特尔发布第 12 代酷睿 HX 处理器:多线程性能提升高达64%%,移动平台性能巅峰
2022 年 5 月 10 日,继英特尔陆续推出H 系列、P 系列和 U 系列处理器之后,在今天举行的 2022 英特尔 ON 产业创新峰会上,英特尔宣布推出全新第12 代英特尔® 酷睿™ HX 处理器,这也是第12 代酷睿移动产品家族的最后一个处理器系列。酷睿HX 处理器家族覆盖酷睿 i5、酷睿 i7 和酷睿 i9 不同型号,一共7款,基础设计功耗55W,并且全线型号都具有超频能力。相比上一代酷睿i9-11980HK 的多线程性能提升高达64%%,成为目前移动计算平台性能的新巅峰。
姜惠田 · 2022-05-11 13:14 - 5000元预算算入门级装机?现在的DIY市场究竟发什么疯?
曾几何时,3000元左右的整机就已经能够畅玩各种类型游戏了,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5000元变成了入门级,8000元成了主流级,15000以上才能勉强玩游戏,这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顺便聊一聊现在这个魔幻、疯狂的DIY市场!
辛文辉 · 2022-04-28 12:12 - 重大升级 游戏性能暴涨!AMD全新Adrenalin Edition肾上腺激素驱动更新
另外RSR技术的发布,弥补了此前FSR技术支持游戏不全面的一些不足,目前FSR 2.0+RSR技术,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游戏,让玩家能够享受更加出色的游戏画面和更高的游戏帧数。AMD这次的更新又为玩家提供了一针游戏“肾上腺素”,果然A卡战未来!你永远值得期待!
辛文辉 · 2022-03-18 15:54 - 重磅官方消息:2022年英特尔锐炫显卡将会出货超400万颗独立GPU
不仅如此,Intel还公布了全新的Project Endgame项目,这个项目可以让用户直接读取Arc锐炫显卡的信息,可以获得实时访问和低延时的计算体验,这个将会将会在今年正是上线。
辛文辉 · 2022-02-18 15:49 - 2021年IT168年度技术卓越奖获奖名单:整机类
随着2021年的结束,由IT168网主办的“年度技术卓越奖”活动已经拉开帷幕,并就本年度最具创新、最受欢迎的科技数码、家电等产品进行评选,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各类产品的获奖名单已经产生,本文为整机类,评选出2021年度技术卓越奖、2021年度创新奖、2021年度产品奖,在此,我们也向获得奖项的产品以及厂商致以祝贺,并期望在以后推出更加优秀的产品。
辛文辉 · 2021-12-31 09:17 - 2021年IT168年度技术卓越奖获奖名单:DIY品类
随着2021年的结束,由IT168网主办的“年度技术卓越奖”活动已经拉开帷幕,并就本年度最具创新、最受欢迎的科技数码、家电等产品进行评选,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各类产品的获奖名单已经产生,本文为DIY硬件类,评选出2021年度技术卓越奖、2021年度创新奖、2021年度产品奖,在此,我们也向获得奖项的产品以及厂商致以祝贺,并期望在以后推出更加优秀的产品。
辛文辉 · 2021-12-31 09:17 - 性能提升超60%% Crucial英睿达DDR5 4800MHz 16GX2内存评测
对于高端用户来讲的话,这次的DDR5性能提升非常明显,4800MHz起跳的频率,实际性能领先DDR4约70%%左右,性能提升非常明显,尤其是对于内容创作者和高端游戏玩家来讲,提升非常明显,所以如果你手里的票子充裕,那么无脑入手全新的Crucial英睿达的DDR5 32GB Kit 2x16G DDR5-4800就好了,大厂品质保证,不论是性能、兼容性、稳定性来讲,都属于第一梯队,配合上主板的XMP 3.0技术,还能更进一步提升整机的性能和可玩性,非常符合爱折腾的高端玩家选择。
辛文辉 · 2021-11-16 17:36 - 新款iMac翻车?屏幕会随机出现白色线条
在2020款iMac发布后,凭借10代酷睿处理器在性能上的增长,让不少用户都选择了更换升级自己的iMac。但是,很快就有不少用户发现自己的2020款iMac似乎出现了显示问题,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屏幕会随机出现白色的线条。
王一闻 · 2020-08-31 16:04 - 这是固态硬盘的未来发展方向 NVMe技术进化的意义
选择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是最稳妥的选择。在这里要推荐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三星NVMe SSD 970 EVO Plus,顺序读写速度最高可达3500MB/3300MB/s 基本已经和PCI-e理论读写相媲美,尤其是对3D建模或4K视频师等需要储备大容量数据的职业来说,速度和稳定才是最关键的,它决定的不止是效率,也决定了在输出前最后一步的相关文件是否能安全留存。
张波 · 2019-11-26 15:34 - 时问实答:AMD三代锐龙处理器有哪些优势?
AMD的锐龙系列处理器从第一代产品上市之初,就凭借强大的性能和实惠的价格迅速积累了一大批用户。去年AMD乘胜追击,推出了规格更高的二代锐龙处理器,再度吸引了大批粉丝。今年,AMD很可能会选择在5月底的台北电脑展中亮相三代锐龙新品,虽然“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但这一次的锐龙又获得了质的提升。在本期的《时问实答》栏目中,我们就针对AMD三代锐龙处理器为大家答疑解惑。
赵剑楠 · 2019-04-04 18:45 - 时问实答:下载NVIDIA显卡驱动总共分几步?
驱动程序,为显卡在使用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软件支持。对于游戏玩家们而言,新版显卡驱动经常会对最新的游戏进行适配和优化,因此升级显卡驱动也是玩家们日常的基本操作之一。不过近期很多用户发现,在英伟达官网的驱动下载页面中,增加了很多额外的选项,比如“驱动程序类型”和“下载类型”等。在本期的《时问实答》中,我们将针对玩家在下载N卡驱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
赵剑楠 · 2019-03-27 17:24 - 时问实答:如何让FreeSync显示器开启G-Sync功能?
在今年的CES中,NVIDIA发布了最新的RTX 2060显卡,同时宣布解除了以往G-Sync苛刻的限制:所有支持FreeSync的显示器都可以开启G-Sync功能。虽然强行启动这一功能的实际效果还有待商榷,但还是在玩家群体中引发的激烈的讨论。本期的《时问实答》,我们就针对FreeSync显示器开启G-Sync功能这一话题,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赵剑楠 · 2019-01-25 10:12 - 时问实答:CPU型号种类繁多 DIY用户该如何选购?
随着Z390系列主板的解禁,全新的Intel九代酷睿新品也即将和大家见面。熟悉DIY市场的朋友们都知道,近几年自AMD的锐龙处理器推出之后,Intel和AMD的新品发布节奏明显加快,同时产品的物理核心数量明显增多,性能也不断增强。而目前包括锐龙一代、二代,以及酷睿七代和八代的数十款产品同时都在市场中售卖,难免让很多准备选购CPU的朋友无从下手,本期的《时问实答》我们就大家一同讨论一下CPU的选购问题。
赵剑楠 · 2018-10-18 18:08 - 时问实答:主板差价如此之大 DIY用户该如何选购?
主板作为DIY硬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产品,与处理器不同,入门级与旗舰级产品价格相差几千,但光从性能表现上很难快速区分出二者的差距。那么DIY用户究竟该如何选择主板呢?本期的《时问实答》,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主板的选购问题。
赵剑楠 · 2018-10-10 18:57 - 玩游戏如何选CPU 核心越多越好吗?
在组建游戏主机的过程中,CPU的重要性仅次于显卡。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在选择CPU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是不是核心数量越多越好?
赵剑楠 · 2018-07-31 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