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装机 频道

玩家经验谈 AMD超频平台的选购与设置

第一步:尽量把HT总线倍频设置为3X或者更低

  HT全名HyperTransport(以下简称HT),HT是AMD为K8平台专门设计的高速串行总线,HT在K8平台中起着一个AMD CPU到主板芯片(组)之间的连接作用。一个总线的频率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HT总线也是如此。HT的总线频率=CPU外频×HT倍频,我们在对CPU进行超频的时候,HT总线的频率也会跟随CPU的外频提升而提升,如果HT总线频率高于一定值的时候,就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我们在超频的时候就尽量把HT总线倍频设置得低点,这样可以减少HT总线的压力,从而把CPU能够工作在高外频也不影响到系统稳定。

第二步:关闭Cool’n’Quiet

  Cool’n’Quiet为Athlon64系列CPU的关键技术,此技术主要表现于CPU没有满负荷运行的时候降低处理器频率以及电压。该技术对超频有一定影响,所以笔者建议超频前在BIOS里把此功能关闭。

第三步:适量设置内存分频

  AM2平台超频过程,内存的运行频率会随着CPU外频的提高而提高,AM2的主板BIOS一般都会提供DDR 400/DDR 533/ DDR 667/DDR 800 4种内存频率设置。当然这个设置要视乎用户手上的内存体质来设置,虽然降低内存频率,可以有助于CPU冲击极限主频,却这样会大大降低平台的内存效能,笔者还是建议用户耐心慢慢调试内存频率设置来充分发掘平台的超频性能。

第四步:耐心调试好内存参数

1. DRAM Command Rate(CMD Rate)即首命令延迟,此参数单位为时钟周期,显然越小越好。一般的主板内存参数设置CMD Rate选项都有Auto,1T和2T。过短的命令间隔可能会影响稳定性,这个选项设置方法就是在确保系统稳定下尽量设置1T,而是极限超频和保证更好的系统稳定性兼容性,那就设置2T的保守设置。

2.CAS Latency Time(tCL)即内存读写操作前列地址控制器的潜伏时间,显然参数越小性能越好,一般的主板参数DDR内存设置tCL选项有3/4/5/6,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设置数值越低性能越佳。

3. RAS to CAS Delay(tRCD)即行寻址到列寻址延迟时间,这个参数主要影响的是内存进行读、写或者刷新操作时的延迟时钟周期,也影响到内存的稳定性,确保在稳定的前提下,此值也是越小内存效能越好,一般设置5/6会获得不错的内存的稳定性。

4. RAS Prechatge(tRP)即内存行地址控制器预充电时间,此参数主要影响内存带款和稳定性,确保在稳定的前提下,此数值也是越小越好,一般设置5/6会获得不错的内存的稳定性。
5. Min RAS Active Timing(tRAS)即内存行有效至预充电的最短周期,调节这个参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而言,一般设置5-15之间,而且这个参数相对影响内存效能比较少,也没有越大或者越小参数就越好之论。

6.Trfc(0/1/2/3) for DIMM(0/1/2/3)此选项参数主要影响内存带宽和稳定性,其中可设置75ns、127.5ns、195ns、327.5ns。这参数主要视乎用户的内存体质,倘若设置过低,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在极限超频的时候一般推荐设置为327.5ns。
(小提议:我们经常看到的DDR800 4-4-4-12内存参数即表示tCL-tRCD-tRP-tRAS,由于内存参数的设置要用户耐心调试,才能做到高内存效能而又不影响超频。)

第四步:锁定系统总线频率

  超频的时候要对系统总线频率进行锁定,否则会因为频率过高而损坏硬件,甚至烧毁硬件。而一般主板BIOS关于系统总线频率设置的选项为PCI-E Clock、PCI Clock,笔者建议把PCI-E Clock设置为100或者101,而PCI Clock则设置33Mhz。

第五步:关闭风扇的温控调节

  需要注意的BIOS项目就此介绍完毕,而CPU外频的设置就要看用户手上的CPU体质而定,确保超频之后稳定使用才是我们超频最主要目的。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