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组建方向:省钱不一定就都选最低档的配件
除了在主板选择上,消费者陷入了一定的误区以外,在CPU、内存、硬盘的选择等方面,配置中的搭配也有着明显的不妥。从配置列表笔者其实或多或少看出了一种思路,就是为了节省成本支出,商家在尽可能地推荐一些最低档的配件产品。然而,最低价的产品性价比不一定会高,尤其是部分濒临被市场淘汰的产品,它们往往会被市场、买家所忽略,商家自然也不会把推广经营的重点放在它们身上,降价的焦点就更难落到这些产品上了。
赛扬L 420
确实,像配置中的赛扬L 420处理器,虽说它是首款沿用酷睿技术架构的低端处理器,可是当目前的双核赛扬、双核闪龙处理器顺利入主低端CPU市场以后,赛扬L系列也就不再是低端的首选了,毕竟它目前散装货的售价在200元以上,加上一个普通的散热器,总成本就要接近250元,并不比性能要高出一截的双核赛扬E1200处理器便宜多少,后者显然要超值多了。而在内存方面,现在还选1G DDR2 667内存明显不值,毕竟各大一二线品牌的1G DDR2 800内存往往只比同品牌的1G DDR2 667贵不到10元,而系统带宽则得到了大大的拓宽。
已经沦为鸡肋的DDR2 667
至于硬盘部分,80G容量级别的产品已经严重过时,160G都只算是入门级的标配容量了,因此在把硬盘部分预算控制在300元的前提下,选择希捷的160G SATAII产品,才是最合理的方案。 当然我们还不能忽略了配置的一个重大的缺陷——不带光驱,虽说办公定位的平台对光驱的依赖性不大,可是数据备份、系统重装、资料传输等一系列的应用,都离不开光驱,简简单单地投资150元左右购买一个名厂的DVD-ROM,还是非常实在的。
其实在不同的消费档次里面,都有相对高性价比的产品,但它们并不属于该档次中极端优异或者是极端廉价的产品。因此对于一些预算相对紧张的用户来说,他们也不应该片面控制成本,而放弃了对一些廉价超值产品的追求。毕竟像从单核赛扬L升级到双核赛扬CPU的升级,从1G DDR2 667到1G DDR2 800的改良,从80G到160G硬盘的进步,这些无非都是只用数十元的投资就能实现,因此在把握低端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资金,才能达到用相对小的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低端平台,正应该用这样的选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