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装机 频道

别听奸商忽悠! 编辑教你选液晶显示器

  跑太快了也不行,响应时间不是越快越好

  从去年以来,主流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就从主流的16MS,一路提升到了8ms,5ms乃至目前极致的2ms(0ms的LCD在市场上并没有出售),而主要的推动力,就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响应时间的追捧。很多消费者从媒体上也了解到了LCD响应时间对于LCD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在电影以及游戏状态下,响应时间的响应非常明显,比如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游戏拖影的问题,如果LCD的响应时间太慢,那么就会对游戏造成影响。

  所谓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指的就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目前市场上LCD的响应时间主要有两种指标,一种是黑白响应时间,也称全程响应时间;另一种则是灰阶响应时间。而商家们最乐于用来忽悠消费者的,自然就是灰阶响应时间。

  黑白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分子由全黑到全白之间的转换速度,行业的标准是以“黑→白→黑”全程响应时间为标准,也就是说,全程黑白响应时间是液晶分子从全黑转换到全白(上升时间Rise time),再从全白转换到全黑(下降时间Fall time)这段过程的时间,等于上升时间加下降时间。而灰阶响应时间则是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由红、绿、蓝组成的像素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的变化时间,厂商通过先进集成电路的精准操控,让液晶单元转动更快,来达到提升灰阶响应时间的目的。目前一些高端机型的响应时间都达到了2MS灰阶。

  而在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很多商家就会利用消费者对于LCD响应时间的盲目追求,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一些高利润的产品,那么事实上,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响应时间呢?其实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眼中存在“视觉残留”的现象,高速运动的画面在人脑中会形成短暂的印象,只要画面显示速度达到每秒24张,就不会有拖影的问题,而这个标准,反映到LCD的响应时间上,则是30MS,也就是说,任何一款LCD实际上都可以满足这个标准。但是由于厂商片面追求参数好看,基本都只用那个最优秀的灰阶响应时间来标识一台LCD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其只对某一灰阶有效,因此并不具备太高的参考意义,从这一点来看,大家完全可以不必太过在乎5MS与2MS灰阶响应时间的差距。

  此外,响应时间还有一个过冲的问题。所谓的过冲,就是响应过快造成的视讯噪音,目前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的卖点,都不余余力地缩短其响应时间,但是如果过分的缩短超出一个临界值的时候,就会产生过冲,反而会造成显示出错的问题。

  因此综合而言,响应时间其实并非越快越好,大家在选购液晶显示器的时候,也不必太过于追求极速的响应时间。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