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超频能力值得期待,进一步封杀羿龙双核、三核
前面的分析,充分见证了E7000补充市场的积极意义,然而我们更不应该忽略,E7000和E8000的核心架构是如出一辙的,它同样具备了Penryn架构的众多先进技术亮点,同样会因为45nm Wofldale核心而变得更加强悍,测试表明,E8400的功耗水平比起E6X50系列降低了10%以上,发热量的控制也更加理想,而这样的快感同样能够降临到E7000系列身上,因此二级缓存降低到3MB并不会带来太大的性能损失,相反E7000依旧具有值得期待的超频能力。酷睿架构毕竟是主频对性能影响的作用更大一些,只要能够给E7000系列选个好“鞍”,搭建个理想的平台以获得理想的超频效果,E7000系列依然是非常有看头的。
反观AMD方面,目前能够充撑场面的就只有K8架构下的Athlon64 X2双核以及Phenom X4两类产品,它们之间有着较大的定位差距,市场上千元附近定位产品缺口较大,用长远的眼光去看,K10架构的Phenom系列还会加推三核(X3)、双核(X2)特性的产品予以充实千元左右、千元以下定位的市场。但可惜的是Phenom X4的数款主打产品已经在INTEL四核架构处理器的面前丢掉了不少颜面,充其量也只有黑盒Phenom X4 9600能够多少勾起DIY玩家们的兴趣,这些Phenom X3、Phenom X2 CPU要在短期内融化消费者心里面的那块“坚冰”,恐怕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
羿龙系列处理器发展并不乐观
前面说到E7000系列为INTEL中高端处理器进一步实现统治市场的目标带来了非常积极的意义,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在有意无意之间,这类现在看起来还不太起眼的中端处理器,却成为了进一步封杀羿龙双核、三核CPU的秘密武器。一类产品的成功可能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要能够跟“时世造英雄”这样的字眼充分吻合,那么市场上自然就不会缺乏肯定和赞许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