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套同样定位于5000元附近的DIY兼容机。
配件 |
型号
|
价格(元) |
主板 | 映泰 TP43E XE | 699 |
CPU | INTEL四核Q8200盒装 | 1190 |
内存 | 威刚 2G DDR2 800×2 游戏威龙 | 280 |
硬盘 | 西数WD6400AAKS(盒装) | 430 |
显卡 | 影驰 9800GT 中将版 | 699 |
光驱 | 先锋DVR-117CH | 199 |
显示器 | AOC 210V | 1060 |
声卡、网卡 | 板载 | -- |
机箱 | 技嘉彩钢9号机箱+航嘉冷钻Vista版2.3 | 350 |
电源 | ||
键盘 | 倾城之恋尚品KM-108 | 118 |
鼠标 | ||
总计 |
|
5025
|
从上述这样一套DIY兼容机我们可以大致地衡量得到,在同样是5000元上下的总成本预算里面,兼容机还是有着它向来拥有着的优势,只是这样的一些优势相对于过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罢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DIY组装机还是“持有着”它固有的鲜明特点,其更加强悍的综合性能,能够满足更广泛的应用要求。尤其是对于游戏发烧友或者有着复杂应用要求,DIY组装机自然是首选。而话说回来,组装机与兼容机之间性能差距的缩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前者综合性能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其品质上的优势对于不想过于烦心于装机过程的玩家而言,含金量也许就更大了。
自己动手,感受来自DIY的快感
当然,这样的一种比照只是大概的、粗略的,一万个买家心里面也许就有一万种需求,光凭笔者上面的描述,也许并不一定能帮助玩家们作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判断,究竟在如此价格定位级别的前提下,选择品牌机还是组装机更加合适。因此在文章接下来的主要部分,我们也就针对着两套配置一些重要的配件部分,逐一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对比,看看“超值”这样的字眼,于不同买家的实际情况下,落到哪个方面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