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PU+主板:同级别下,注意细节的比照。
对于CPU+主板,这一平台最重要的基础部分,咋一看,也许我们会感到,同样采用是INTEL的Q8200 CPU,品牌机和组装机在基础处理性能方面理应属于同一级别,但是我们也许不应该忽略,DIY组装机方面所采用的是一线名厂的P43产品,这款来自映泰的TP43E XE,不但做工用料相当不俗,用上了全固态电容供电和一体化热管为芯片组和CPU供电部分的MOS管散热,并附加了一定的超频特性,在超频应用方面表现相当不错,而且它还配备了节能G.P.U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金量。所以只要平台放到有着丰富DIY经验的玩家手上,要充分挖掘Q8200的潜力完全没有问题。
而在品牌机方面,现在很多厂商的广告或者网站的行情信息都没有对平台所采用的主板有明确的描述,这往往是品牌机产品的盲点,换而言之,品牌机采用的什么样的主板并不明确,甚至不同批次的同型号产品所采用的主板都会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INTEL自家的芯片组无论是稳定性、兼容性还是技术的成熟程度都要更高,自然价格也会较高,而一些利润控制相对严格的品牌机厂商,它们往往就会采用一些第三方厂商的芯片组,比如nVIDIA的、VIA或者SIS的,这些隐性的区别,往往就会导致整个平台性能的明显差异。我们不敢说上述提到的品牌机平台,就是采用的一些廉价的芯片组,或者参数配置、做工用料有所削减的主板,但是在主板方面参数配置并不明确的前提下,消费者还是有必要在在这个方面留一些心眼的。
二、内存、硬盘:容量上最实在的区别。
内存部分,对于当前很多DIY装机玩家而言,当整个平台的预算上到一定的档次,2G DDR2×2的双通道内存是必须的装备,而且组装机平台中的威刚2G DDR2 800内存产品,同样是在超频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因此在内存性能这一方面,兼容机可谓是大幅度领先于组装机平台。
至于硬盘方面,兼容机所使用的西数640G SATAII硬盘虽然算不上是同容量级别硬盘产品中的性能最强者,但是其实在的价格,完备的技术参数支持,还是保证了产品的高性价比,相对于品牌机所标榜的500G SATAII大容量硬盘,可谓是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显然,在内存和硬盘部分,兼容机所体现出来的是质的优势,品牌机对此也只能望而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