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装机 频道

风风雨雨已十载 DirectX 10年回顾

代表产品:nVIDIA的NV4/NV5 ;ATI的Rage128;S3的Savage 3D

  nVIDIA在那个时代初露头角,它选择了D3D标准(事实上D3D也是唯一的选择,3DFX不向其他厂商的芯片开放Glide标准,OpenGL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标准)。nVIDIA的第一款DX6产品是NV4,成品就是大名鼎鼎的Riva TNT。正如它的名字所包含的,NV4是一颗投向3D图形卡市场的重型炸弹。

  RIVA TNT最多可以支持16MB的显存(在1998年,这是海量显存哦),核心工作在90MHz的频率上。大约半年之后,nVIDIA推出了改进型的NV5,显卡产品的名称为RIVA TNT2,核心频率提高到了125/166/183MHz三个水平,极大的提高了3D渲染速度。

  RIVA TNT的重要性体现在速度上。单块RIVA TNT就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击败大红大紫的Voodoo 2 12MB,只有在SLI的情况下,RIVA TNT才不是Voodoo2的对手;到了TNT2,单块Voodoo 2已经完全不是TNT2的对手,尤其是,单块Voodoo2只能处理最多12MB的纹理,而TNT2可以处理最高达到32MB的纹理。

  延伸阅读:TNT是“TwiN Texel”的缩写。因为NV4拥有2条32bit象素流水线,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处理两个象素,这一规格就是当时Voodoo2的水准。在3DFX如日中天的时候,这样一款产品的确具有“炸弹”的威力。尤其是,TNT的芯片采用BGA球形封装,工作频率要高过当时的Voodoo2。
画质方面,TNT可以进行16bit,24bit或者是32bit色深的渲染,Voodoo却只能进行16bit色深的渲染,这也是TNT吸引众人的原因之一。3DFX对16bit的“忠贞”直到Voodoo4时代才终结,但此时的3DFX自己也逐渐没落。
 

RIVA TNT的代表产品:Diamond Viper V550 16MB

  当时的ATI是一家典型的“小资”厂商。无论是OEM还是零售渠道都过的非常滋润。ATI自从建立之日起就一直自己生产芯片和显卡。ATI的产品给人的印象是:做工精致,但性能十分有限。大体上ATI当时的主打产品Rage 128的速度要逊色TNT2不少,只是在32bit色深的条件下性能损失比较小。
 

堪称优异做工的Rage 128 Pro

 

两块Rage 128 组成的Fury MAXX,可惜受到驱动的限制,它只能在Win98下工作
  

  Savage 3D是老牌图形厂商S3推出的一款呕心沥血的DX6产品。不过这款产品出现之后的实际性能让人大感意外,速度差,画质差,除了便宜,Savage 3D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卖点。

0
相关文章